天辰代理_我们在买房子时,尤其是电梯房,一定会遇到公摊面积的问题。不只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文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居民上亿人,能够促进住户户内改造并带动消费。
站在宏观的角度上,一定是对百姓居住以及城市发展有利的。但是当政策落实到个人,其实就极有可能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一、老楼装电梯 低层用户实力拒绝
加装了电梯,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费用问题,电梯的维护以及公摊面积的变大,都要折成钱由所有用户平摊,自然用不上电梯的低层用户不会愿意为自己享受不到的福利掏钱。
一般老小区的楼层都不会超过7层,所以一般老小区的一二层往往十分受欢迎,尤其是老年人的喜爱。但是如果装了电梯,高层的价值会高于低层,低层用户当然不会愿意。
按照现在的规定,只要有一户不同意加装电梯,往往就很难装起来。
二、等待拆迁的城中“穷人”
“拆迁”二字,对于拆迁户来说意义非凡,很多城里的“穷人”盼望着有拆迁的那么一天,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如果是危楼的话,那已经失去了旧改的价值,只能等待棚改,那么在旧改之下,这一类住房不仅无法进行改造,还使得该住房等待棚改的时间大大延长,房主原本可以趁机改善住房,获得大笔的拆迁补偿,希望就此落空。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三四线城市。
三四线的老旧小区基本没有多大价值,想要转卖也并不好卖,即使进行旧改,也不能为老房子带来多少附加值,指望通过棚改换新房的住户,不仅期待无望,同时旧改也并不能真正改变居住质量。
但现在拆迁的补偿标准也不敌原先。因为政策对于楼市的调控,加上棚改任务的基本完成,现在很多城市的拆迁户收益持续走低,加上房企对于这些城市未来房价预期比较悲观,所以有人对货币补偿不满意,拆迁暴富已成为了过去式。
棚改交出的接力棒,旧改顺势接上。
棚改当初更是一种去库存的需要,在推动城市发展、降低风险几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此带来的货币安置化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
旧改则更强调物尽其用,让房子是用来住的发挥更大的作用,过去都是拆了重建,现在在原有房子基础上,让房子变得住得更舒服。
过去二十年棚改以“盖楼”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思路,也被旧改的“翻新”思路所代替。
然而这“翻新”的钱能否平衡,才是旧改之路走的是否顺畅的关键。
-
声明:此信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本网站转载的作品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持相应版权证明与本网站联系。
责任编辑:
噢!评论已关闭。